2019-10
2019年是“十四五”規劃編制啟動年。目前,全國多地規劃編制工作已經啟幕。作為經濟增長新引擎,文化和旅游產業已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十四五”期間旅游業承擔的歷史使命也將更為重大。如何把“十四五”規劃研究編制好,需要正確認識和把握旅游業在新時代背景下面臨的新機遇、新挑戰、新任務、新目標?!笆奈濉蔽幕糜伟l展規劃是文化和旅游部組建以來的第一個五年規劃,應該起到承前啟后、融合發展、創新引領的作用。君緯認為:各市縣政府以“十四五”編制為契機,在把握我國戰略頂層設計、文旅發展未來趨勢的基礎上,總結“十三五”…
2019-10
伴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居民收入增加、消費升級加快,用于旅游的花費越來越高,旅游消費將成為一種剛需,大眾旅游時代將全面來臨。目前,我國旅游業發展迅猛,產業規模持續擴大,產品體系日益完善,市場秩序不斷優化,旅游及相關產業逐漸成為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根據文旅部發布的《全國鄉村旅游發展監測報告(2019年上半年)》顯示,2019年上半年全國鄉村旅游總人次達15.1億次,同比增加10.2%;總收入0.86萬億元,同比增加11.7%。截至2019年6月底,全國鄉村旅游就業總人數886萬人,同比增加7.6%。鄉村旅游
2019-08
全域旅游的四大飛躍01全域旅游是從景點到吸引物的飛躍。這是對旅游資源概念的重塑。以往,說到旅游資源,大部分都參照的《旅游資源分類和評價標準》。而全域旅游下,能對異地游客產生吸引力的吸引物,都可以作為旅游資源。Attractions,例如人民廣場這類開放式廣場、迪拜購物中心這類購物設施、天星小輪這類交通設施、吳江路上蘇州評彈老師的化妝、基隆夜市這類餐飲區域、沙漠帆船酒店,異地生活方式、生活空間都能構成吸引物。甚至是對于入境游客,上海弄堂的中老年活動中心、北京胡同里面的社區生活、廣州街頭的廣場舞,都能成為讓他
2019-08
鄉村振興”不僅是一個單純的經濟議題,它已經超越了產業發展和經濟范疇,涵蓋了經濟、社會、生態、文化多個領域,要求我們必須走出固有的鄉村發展思路,真正從鄉村本位出發,轉變思想,探索出一條鄉村崛起的可持續路徑。而農業綠色發展作為一種新的發展理念,鞏固和踐行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核心發展觀,在農業及農村發展中強調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生態保育和質量安全,關注農業結構和生產方式調整的深層次變革;同時也是一次行為模式、消費模式的綠色革命,有利于推進農業供給側生態轉型,從根本上促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因此…
2019-08
各田園綜合體的主體產業不同,區位不同,為了打造出獨特的風貌,必須加強用地策劃,研究所需各類建設用地的解決方案。我國土地主要分為農用地,建設用地和未利用地;從土地權屬的角度來看,分為國有土地和集體土地。由于田園綜合體主要以產業為核心,因此其土地用途可分為產業用地、住宅用地、商業用地、公共服務用地及其他用地。不同用途土地獲取方式也不盡相同,根據實際產業、配套居住需求,小編認為田園綜合體可采取以下幾種土地創新模式和策略。一、爭取政策因地制宜,積極爭取使用好本省市關于田園綜合體的土地政策。很多省市對于田園…
2019-08
現代農業產業園區是以技術密集為主要特點,以科技開發、示范、輻射和推廣為主要內容,以促進區域農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為目標。不斷拓寬園區建設的范圍,打破形式上單一的工廠化、大棚栽培模式,把圍繞農業科技在不同生產主體間能發揮作用的各種形式,以及圍繞主導產業、優勢區域促進農民增收的各種類型都納入園區建設范圍。模式上,以“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為原則,以產品、技術和服務為紐帶,利用自身優勢、有選擇地介入農業生產、加工、流通和銷售環節,有效促進農產品增值,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促進農民增收。突出體現農業科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