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落建筑是一種歷史文化的傳承,是當時社會發展變遷的反映。在經濟日新月異的今天,隨著新農村建設和小城鎮開發的興起,傳統的古村落越來越少,面對國民新的旅游品味,發展以古村落為主的歷史文化休閑旅游,已經成為當前國內旅游發展的一個新趨勢?,F就麻陽縣錦和鎮巖口山村古村落的旅游發展,淺談古村落的旅游開發,供大家商榷。
麻陽縣錦和鎮巖口山村距錦和鎮15.5公里,距旅游名城鳳凰縣城23公里,距麻陽縣城45公里。屬山地兼丘陵地區,地形獨特、森森密茂,植被十分豐富,野生動物生存條件適宜,品種眾多,至今還有山羊、野豬、獾豬、田鼠、竹鼠、穿山甲、果子貍等諸多野生動物。由于進村公路以前為村道,村經濟發展緩慢,造成巖口山村村貌沒有發生較大變化,該村是一個歷史古老的苗家村寨,相傳是和千年古鎮錦和鎮一道建設保留至今的,村落房屋依山,占溪谷平原而建,建筑古樸,多為明清磚土結構和苗族吊腳樓土、木混合結構。還有青瓦懸頂二坡古建筑(跑馬樓)。屬南方典型又富有特色的民居式樣,規制較為統一,民風極為淳樸。
隨著鄉村道路的改善,進村公路的硬化,巖口山村獨特的旅游資源突現出來。麻陽古代八大景之一巖龍盤洞就位于該村民居邊上,該景曾在清康熙元年,被麻陽知縣陳五典用“古洞青煙窈窕開,奇天端的是飛來,桃源有路人難再,堪笑仙蹤不往回”的詩句形容其絕佳風景。加上村落周圍古楓樹參天,以及巖口山苗寨,石水坡苗寨、南方長城邊墻和苗家古戰場、巖龍盤洞、西沖山漂流、妖怪洞、將軍巖、白虎崖等多處人文自然景觀,加上當地留傳下來的陽戲、花燈、高腔、儺戲、苗歌等民俗表演,發展旅游潛力巨大。
近年來,錦和鎮黨委、政府緊緊圍繞“重塑文化古鎮,打造麻陽二級經濟中心”的總體目標,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廣栽梧桐,棲引金鳳凰,引來了公司董事長張志勇先生來麻陽創辦了吉龍旅游有限公司,先期投入人民幣200萬元,對巖龍盤洞景區進行了前期開發建設。僅在今年五一開業那天,就吸引了來自鳳凰的旅游團隊1000多人來游覽、休閑。巖龍盤洞景區優良的旅游資源讓游客們流連忘返。2012年5月,申報參加被湖南省旅游特色名村評選。目前,巖口山村每天都有三百名游客前來旅游觀光。
看著巖口山村的變化,想著全縣。在麻陽,象巖口山村這樣的古村落還有許多,如擁有明朝數百年的民居古宅的堯市鄉小江村、拖沖鄉的黃坳村、文昌閣鄉的羅家沖村、大橋江鄉豪俠坪村、郭公坪鄉報木山村等等。這些村落基本上是保留著連片的原始風貌古建筑,一旦開發出來,可以在苗鄉形成一批獨具特色的古民居旅游景點,實現麻陽旅游新的發展,達到政府、開發商、當地群眾三方受益的效果。
巖口山村開發初步解決了三個問題:
1、解決古村保護落實難的矛盾。古村落一般遠離城鎮,山高路遠,隨著年代久遠,現存的古建筑大多破舊不堪,受財政緊張的困饒,一方面旅游、文化部門和村民都缺乏資金,難以承受古宅的維修開支,只有眼看著古宅破損或消亡。另一方面部分民居主人外出打工,常年接觸外界的生活方式,出于對村落生活方式的不適應以及經濟等各種原因,或在原址上拆除老宅修新房,可是外觀如火柴盒般的“現代派”與傳統民居相比,外形簡單,缺乏特色,嚴重地破壞了古居民群的整體美觀?;蚋纱喟岬洁l鎮或縣城居住,導致原已破損的老房宅無人居住與維修,房子逐漸毀壞?可是巖口山村通過旅游開發,注入了新資金,修繕老民居,使古村落避免了破敗的結局,村落得到了徹底的保護開發利用。
2、解決了權益分配不均的問題。旅游開發讓古村落煥發新的青春,也帶來了一定的經濟效益,過去圍繞經濟效益分配權和管理權會產生了種種矛盾,有時會激發矛盾,形成新的社會治安不穩定隱患,而在巖口山村,景區建設由開發商全權負責,聘請人員對景區進行開發建設和管理;旅游局負責景區建設規劃管理,處理景區旅游產生的糾紛;村委會負責協調處理開發過程中產生各種的問題;村民一部分在景區規劃要求內清理自家老房舍,開辟農業家樂接待點,參與景區的旅游接待,一部分青年則經過培訓,參加了景區文藝表演,通過展示苗族風彩,贏得了游客的贊賞,切實得到旅游開發的紅利(人平每月可獲工資1100元),由于分工明確,權益分配明白,景區建設和管理平穩順利。
3、解決了開發資金缺乏與群眾觀念更新的難題。巖口山村委會發展旅游愿望強烈,過去苦于資金不足,一直無法如愿。通過旅游部門牽線搭橋,投資商張志勇先生投資開發,徹底解決了建設資金不足的難題,旅游部門、錦和鎮黨委、政府和村委會因勢力導,引導村民更新觀念,變外出務工為在家創業當老板,通過創辦農家樂和苗族民俗文化演出等諸多形式為景區旅游提供服務?,F在,巖口山村過去農閑無事打牌忙變成了農閑旅游服務增收忙,社會矛盾糾紛明顯減少,村容村貌發生了根本的變化。
從錦和巖口山村的旅游發展得到的啟示:
1、建立古村落保護檔案,全面保護現存古村落。應充分利用地方人大立法建立健全轄區內古村落保護機制,建立古村落保護檔案,通過縣旅游產業領導小組牽頭,城鄉建設、旅游、文化、文物等部門通力協作,對現存的古村落進行全面保護。
2、制訂古村落保護與提高村民生活水平兩不誤的科學規劃。古村落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大多保留著當地自然、社會、經濟、政治,歷史發展痕跡。為此,一方面要編制好保護規劃,劃定保護范圍,嚴格禁止破壞原始建筑;另一方面要在遵循生態與可持續發展原則的基礎上劃定村民新居開發建筑用地范圍,引導村民在規劃范圍里修建新居,改善村民生活質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3、加強古村落保護宣傳教育。相關部門和各級黨委政府應切實加強歷史文化村落保護的普、宣傳、教育、引導工作,從思想上提高村民對古村落的保護意識和責任感,自覺保護身邊的古建筑,確保流傳至今的古村落不在自己手中消失。
4、積極登錄古村保護名錄。旅游部門要作好古村落、古民居調查摸底登記工作,確立保護對象,充分利用省旅游部門開展的《湖南省特色旅游名鎮創建標準》、《湖南省特色旅游名村創建標準》等工作,組織參加創建申報,為旅游開發做好項目儲備。
5、加大資金建設保障力度??梢酝ㄟ^立項爭取國家資金、對外招商引資或社會各界捐資、個人捐贈等方式多方籌集資金,多層次、多方式啟動村落保護維修工作。同時,古村落保護也要與旅游開發相結合,憑借市場運作,實現以村落養村落的良性運作。
古村落是歷史留下的財富,重視、保護、開發利用好古村落,就是重視歷史,重視文化,在旅游飛速發展的今天,充分利用古村落進行旅游開發,無疑是貧困地區發展旅游的一條快速之路。
文章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