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一諾規劃官方網站!我們專注: 咨詢策劃; 旅游規劃; 農業規劃; 景觀建筑

0731-8890 6130 18508431188

中央鄉村旅游扶貧的14項政策文件,未來五年鄉游成為必需品!

時間:2018-11-08 瀏覽量: 分享到:

從2015年至今,國務院、國家旅游局、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土資源部等部門陸續發布或聯合發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涵蓋鄉村旅游、休閑農業、田園綜合體以及農業PPP等諸多方面,為鄉村扶貧旅游提供了支持和保障。


一、2015年1月,國務院《關于促進旅游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

大力發展鄉村旅游

加強規劃引導,提高組織化程度,規范鄉村旅游開發建設,保持傳統鄉村風貌。加強鄉村旅游精準扶貧,扎實推進鄉村旅游富民工程,帶動貧困地區脫貧致富。統籌利用惠農資金加強衛生、環保、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完善鄉村旅游服務體系。加強鄉村旅游從業人員培訓,鼓勵旅游專業畢業生、專業志愿者、藝術和科技工作者駐村幫扶,為鄉村旅游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二、2015年8月,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旅游投資和消費的若干意見》

實施鄉村旅游提升計劃,大力推進鄉村旅游扶貧。


加大對鄉村旅游扶貧重點村的規劃指導、專業培訓、宣傳推廣力度,組織開展鄉村旅游規劃扶貧公益活動,對建檔立卡貧困村實施整村扶持。到2020年,全國每年通過鄉村旅游帶動200萬農村貧困人口脫貧致富;扶持6000個旅游扶貧重點村開展鄉村旅游,實現每個重點村鄉村旅游年經營收入達到100萬元。


三、2015年9月,《農業部等11部門關于積極開發農業多種功能大力促進休閑農業發展的通知》

鼓勵利用“四荒地”發展休閑農業,其建設用地指標給予傾斜。


在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的前提下,對農民就業增收帶動作用大、發展前景好的休閑農業項目用地,各地要將其列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年度計劃優先安排。支持農民發展農家樂,閑置宅基地整理結余的建設用地可用于休閑農業。

鼓勵利用村內的集體建設用地發展休閑農業,支持有條件的農村開展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試點,發展休閑農業。鼓勵利用“四荒地”(荒山、荒溝、荒丘、荒灘)發展休閑農業,對中西部少數民族地區和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利用“四荒地”發展休閑農業,其建設用地指標給予傾斜。加快制定鄉村居民利用自有住宅或者其他條件依法從事旅游經營的管理辦法。


四、2015年12月,《國土資源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旅游局關于支持旅游業發展用地政策的意見》

積極保障旅游業發展用地,加強旅游業用地服務監管。


一要積極保障旅游業發展用地供應。對符合相關規劃的旅游項目,各地應按照項目建設時序,及時安排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依法辦理土地轉用、征收或收回手續,積極組織實施土地供應,加大旅游扶貧用地保障。支持使用未利用地、廢棄地、邊遠海島等土地建設旅游項目。在符合生態環境保護要求和相關規劃的前提下,對使用荒山、荒地、荒灘及石漠化、邊遠海島土地建設的旅游項目,優先安排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出讓底價可按不低于土地取得成本、土地前期開發成本和按規定應收取相關費用之和的原則確定。


二是明確旅游新業態用地政策。在符合相關規劃的前提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可以依法使用建設用地自辦或以土地使用權入股、聯營等方式與其他單位和個人共同舉辦住宿、餐飲、停車場等旅游接待服務企業。自駕車房車營地項目土地用途按旅館用地管理,按旅游用地確定供應底價、供應方式和使用年限。

利用現有文化遺產、大型公共設施、知名院校、科研機構、工礦企業、大型農場開展文化、研學旅游活動,在符合規劃、不改變土地用途的前提下,上述機構土地權利人利用現有房產興辦住宿、餐飲等旅游接待設施的,可保持原土地用途、權利類型不變;土地權利人申請辦理用地手續的,經批準可以協議方式辦理。


三要加強旅游業用地服務監管。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國家公園等旅游資源開發,建設項目用地供應和使用管理應同時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風景名勝區規劃及其他相關區域保護發展建設等規劃,不符合的,不得批準用地和供地。嚴格旅游項目配套商品住宅管理,因旅游項目配套安排商品住宅要求修改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的,不得批準。


五、國務院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

大力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


強化規劃引導,采取以獎代補、先建后補、財政貼息、設立產業投資基金等方式扶持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業發展,積極扶持農民發展休閑旅游業合作社。引導和支持社會資本開發農民參與度高、受益面廣的休閑旅游項目。

加強鄉村生態環境和文化遺存保護,發展具有歷史記憶、地域特點、民族風情的特色小鎮,建設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韻的魅力村莊和宜游宜養的森林景區。依據各地具體條件,有規劃地開發休閑農莊、鄉村酒店、特色民宿、自駕露營、戶外運動等鄉村休閑度假產品。實施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提升工程、振興中國傳統手工藝計劃。

開展農業文化遺產普查與保護。支持有條件的地方通過盤活農村閑置房屋、集體建設用地、“四荒地”、可用林場和水面等資產資源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將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項目建設用地納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年度計劃合理安排。


六、2016年3月,發改委等七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金融助推脫貧攻堅的實施意見》

 精準對接特色產業、重點項目和重點地區等領域金融服務需求

各金融機構要立足貧困地區資源稟賦、產業特色,積極支持能吸收貧困人口就業、帶動貧困人口增收的綠色生態種養業、經濟林產業、林下經濟、森林草原旅游、休閑農業、傳統手工業、鄉村旅游、農村電商等特色產業發展。有效對接特色農業基地、現代農業示范區、農業產業園區的金融需求,積極開展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創新。

健全和完善區域信貸政策,在信貸資源配置、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創新、信貸管理權限設置等方面,對連片特困地區、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給予傾斜。


七、2016年4月,國家旅游局:120億旅游基建基金申報啟動

 鄉村旅游、文化旅游、研學旅行、旅游小城鎮等項目為重點支持對象國家旅游局規劃財務司發布消息稱,自2015年下半年國家將旅游項目納入專項建設基金支持領域以來,首批100億元專項建設基金已完成審核進入撥付程序,第二批120億元建設基金的申報工作目前也正式啟動。重點支持休閑度假旅游、鄉村旅游、文化旅游、研學旅行、旅游小城鎮和新產品、新業態項目。


八、2016年4月,國家旅游局《全國旅游標準化發展規劃》出臺

 到2020年,新建200個以上全國旅游標準試點示范單位

4月15日,國家旅游局組織編制的《全國旅游標準化發展規劃(2016-2020)》(以下簡稱規劃)正式公布。規劃提出,到2020年,我國旅游國家標準將達45項以上,行業標準達60項以上,地方標準達300項以上,新建200個以上全國旅游標準化試點示范單位。旅游標準覆蓋領域進一步拓寬,標準體系結構明顯優化,標準之間協調性有效增強,適應和支撐現代旅游業發展的標準體系更加健全。


九、2016年9月,國家旅游局等12個部門制定并印發《鄉村旅游扶貧八大行動方案》

確定了鄉村旅游扶貧工程的五大任務和提出了將實施鄉村旅游扶貧八大行動。


(一)五大任務

1、科學編制鄉村旅游扶貧規劃,各地要將鄉村旅游扶貧規劃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縣域鄉村建設規劃、易地扶貧搬遷規劃、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交通建設等專項規劃有效銜接,探索“多規合一”。

2、加強貧困村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各地要集中精力解決好鄉村旅游扶貧重點村旅游基礎和公共服務設施,完善鄉村旅游服務體系。

3、大力開發鄉村旅游產品,挖掘文化內涵,開發形式多樣、特色鮮明的鄉村旅游產品。

4、加強重點村旅游宣傳營銷,各地要因地制宜,加大對旅游扶貧重點村的宣傳推介,通過電商平臺、節慶推廣、主題活動等一系列載體,開展鄉村旅游扶貧公益宣傳。

5、加強鄉村旅游扶貧人才培訓,各地要創新鄉村旅游人才培養方式,積極開展鄉村旅游經營戶、鄉村旅游帶頭人、能工巧匠傳承人、鄉村旅游創客四類人才和鄉村旅游導游、鄉土文化講解等各類實用人才培訓,依靠人才支持和智力投入促進鄉村旅游發展。


(二)八項行動

1.鄉村環境綜合整治專項行動

2.旅游規劃扶貧公益專項行動

3.鄉村旅游后備箱和旅游電商推進專項行動

4.鄉村旅游后備箱和旅游電商推進專項行動

5.萬企萬村幫扶專項行動

6.百萬鄉村旅游創客專項行動

7.扶貧模式創新推廣專項行動

8.旅游扶貧人才素質提升專項行動


十、2016年12月,國務院印發《“十三五”脫貧攻堅規則》

 在產業發展脫貧的規劃中,提出了旅游扶貧的詳細措施。


1、因地制宜發展鄉村旅游

開展貧困村旅游資源普查和旅游扶貧摸底調查,建立鄉村旅游扶貧工程重點村名錄。以具備發展鄉村旅游條件的2.26萬個建檔立卡貧困村為鄉村旅游扶貧重點,推進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實施鄉村旅游后備箱工程、旅游基礎設施提升工程等一批旅游扶貧重點工程,打造精品旅游線路,推動游客資源共享。安排貧困人口旅游服務能力培訓和就業。


2、大力發展休閑農業

依托貧困地區特色農產品、農事景觀及人文景觀等資源,積極發展帶動貧困人口增收的休閑農業和森林休閑健康養生產業。實施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提升工程,加強休閑農業聚集村、休閑農業園等配套服務設施建設,培育扶持休閑農業新型經營主體,促進農業與旅游觀光、健康養老等產業深度融合。引導和支持社會資本開發農民參與度高、受益面廣的休閑農業項目。


3、積極發展特色文化旅游

依托當地民族特色文化、紅色文化、鄉土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力發展貧困人口參與并受益的傳統文化展示表演與體驗活動等鄉村文化旅游。堅持創意開發,推出具有地方特點的旅游商品和紀念品。支持農村貧困家庭婦女發展家庭手工旅游產品。


十一、2017年2月,國務院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

 大力發展鄉村休閑旅游產業,扎實推進脫貧攻堅

充分發揮鄉村各類物質與非物質資源富集的獨特優勢,利用“旅游+”、“生態+”等模式,推進農業、林業與旅游、教育、文化、康養等產業深度融合。

豐富鄉村旅游業態和產品,打造各類主題鄉村旅游目的地和精品線路,發展富有鄉村特色的民宿和養生養老基地。鼓勵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創辦鄉村旅游合作社,或與社會資本聯辦鄉村旅游企業。多渠道籌集建設資金,大力改善休閑農業、鄉村旅游、森林康養公共服務設施條件,在重點村優先實現寬帶全覆蓋。

打造“一村一品”升級版,發展各具特色的專業村。支持有條件的鄉村建設以農民合作社為主要載體、讓農民充分參與和受益,集循環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于一體的田園綜合體,通過農業綜合開發、農村綜合改革轉移支付等渠道開展試點示范。深入實施農村產業融合發展試點示范工程,支持建設一批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


十二、2017年5月,財政部、農業部聯合下發《關于深入推進農業領域和社會資本合作的實施意見》

將農業田園綜合體作為聚焦重點,推進農業領域PPP工作

支持有條件的鄉村建設以農民合作社為主要載體、讓農民充分參與和受益,集循環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于一體的田園綜合體。

財政部與農業部聯合組織開展國家農業PPP示范區創建工作。各?。▍^、市)財政部門會同農業部門擇優選擇1個農業產業特點突出、PPP模式推廣條件成熟的縣級地區作為農業PPP示范區向財政部、農業部推薦。

財政部、農業部將從中擇優確定“國家農業PPP示范區”。國家農業PPP示范區所屬PPP項目,將在PPP示范項目申報篩選和PPP以獎代補資金中獲得優先支持。充分發揮中國PPP基金和各地PPP基金的引導作用,帶動更多金融機構、保險資金加大對農業PPP項目的融資支持。


十三、2017年5月,農業部辦公廳印發《關于推動落實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發展政策的通知》

旨在促進引導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持續健康發展,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新動能,壯大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在用地政策上,爭取將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項目建設用地納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年度計劃合理安排。要支持有條件的地方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

在財政政策上,要鼓勵各地整合財政資金,將中央有關鄉村建設資金向休閑農業集聚區傾斜。

在金融政策上,要創新擔保方式,搭建銀企對接平臺,鼓勵擔保機構加大對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的支持力度,幫助經營主體解決融資難題。

在公共服務上,要從規劃引導入手,積極推進“多規合一”,將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開發納入城鄉發展大系統中,打造產業帶和產業群。

在品牌創建上,要按照“3 1 X”的品牌培育體系,在面上繼續創建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縣(市、區),在點上繼續推介中國美麗休閑鄉村,在線上重點開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精品景點線路推介,吸引城鄉居民到鄉村休閑消費。


十四、2017年6月,農業部辦公廳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辦公室聯合印發《關于政策性金融支持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通知》

支持農業多種功能開發,增加農村產業融合發展拓展力。


一是運用農業資源優勢發展特色旅游產業。依托田園風光、鄉土文化、農耕體驗等資源特色,積極支持宜居宜業特色村鎮建設、鄉村休閑旅游產業和休閑農業發展、紅色旅游、教育基地建設和農業生態旅游開發等,圍繞有基礎、有特色、有潛力的產業,推動農業與休閑旅游、教育文化、健康養老等產業深度融合,支持打造農業文化旅游“三位一體”、生產生活生態同步改善、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的特色旅游小鎮、特色旅游景區景點以及生態建設項目。


二是加大力度支持貧困地區農業綠色生態功能開發。發揮生態扶貧在產業融合中的促進作用,鼓勵引導貧困農民、林區貧困職工利用當地生態資源,大力發展特色農業、鄉村旅游等綠色產業。


文章標簽

国严亚州中文在线字幕_一级特黄aa毛片_91成为人免费视频_欧美专区三级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