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1號文件提出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田園綜合體、共享農場、鄉村旅游、扶貧攻堅工程等都在這一戰略指導下得以統合發展。特別是共享經濟模式很火熱,由此催生出的“共享農場”,在全國范圍的熱度正在持續升溫,“共享農場+養生養老”模式,將是未來的一個發展機遇,前景廣闊。
為了詮釋養生養老型的農場的規劃方向,先來了解一下相關基本概念。田園養生,養生是目的,田園農場是空間。在農村、農業、農民“三農”大概念下,提出了“三農”養生養老內容和“六風”養生養老資源。
農作指的是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活動,包括作物栽培、樹木栽植、畜牧飼養和水產品捕撈、養殖,以及農產品加工、建筑、流通、服務;
農事,指的是農村中除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活動之外的其他一切社會事務,包括政治活動、村莊建設、鄉風文明和宗教信仰等;
農活指的是農村中的日常生活,包括食、穿、住、行等。
農場養生養老,指的是以田園為生活空間,以農作、農事、農活為生活內容,以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發展為生活目標,回歸自然、享受生命、修身養性、度假休閑、健康身體、治療疾病、頤養天年的一種生活方式。
這里的農場田園指的則是廣義的:包括整個農村地區,即不但包括農業動植物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土地、田園、水域的環境,而且包括農村地區的道路、城鎮、集市、村莊、廠礦和自然環境,當然,已經用來生產、準備用來生產、可以用來生產、提供能夠滿足人們營養需求、品嘗需求和原料需求的產品的農業用地是主要的。
偏好時尚健康的旅游方式,熱愛生態旅游和高端運動;注重文化消費和精神享受;追求相對私密的環境和帶有社交性質的聚會式場所;對商旅服務配套要求較高;消費能力強,質量要求高的人群。這樣的群體受季節約束小,停留時間較長,其產業拉動力遠高于大眾旅游。
1、學生市場
學生市場主體需求為求知+游樂。中小學生正處于學習認知的初級階段,農業旅游對他們來說是一個認識農業、了解大自然的途徑。針對這一市場,農場應提供科普教育相關旅游產品,寓教于樂。
2、白領市場
這類市場主要為久居城市、不了解農業的人群。在農場旅游過程中,可以提供農業生產、農事體驗、節事參與等旅游產品,使游客了解農業、農村和農民。
3、銀發市場
這類市場群體為老年人,他們渴望安靜的生活、健康簡單的食物、休閑的環境,通過休閑養生農業旅游,他們可以體驗耕作、收獲快樂。此外,還可以共享農場里,開設養老莊園,能滿足老年人農場養老生活和精神需求。這種“共享農場+抱團養老”模式,在美國和德國早已實現,美國人抱團式養老,德國人則追捧“同居式”養老,他們的老年生活都是幸??鞓返?,這種養老模式在國外非常流行,“共享農場”和“抱團養老”也將成為一種趨勢。
1、鄉村性
鄉村性,指的是農場養生以鄉村為載體的特性。這里的鄉村,包括農村中的所有部分,即包括田園、村莊和自然三大塊。不過,既然是農場養生,應以農場田園為主。人類的養生空間有許多,有城市,有山水,但只有在以農場田園為主的農村的田園、村莊和自然中進行的養生,才是農場養生。
2、三農性
這里的“三農”指的不是“農村、農業、農民”的“三農”,而是“農作、農事、農活”的“三農”。在鄉村農場田園中,以“三農”為田園養生的生活內容的特性,就是田園養生的“三農”性。農場田園養生必須以“三農”為生活內容,必須在鄉村里,在農場田園中,從事農作、農事、農活,而并非純粹在鄉村居住,更不是將城市的生活方式搬到鄉村去。
3、生產性
生產性,指的則是農場田園養生不但以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活動、特別是以農業生產活動為主要的生活內容,而且主要通過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活動、特別是主要通過農業生產活動達到養生目的的特性。農場田園能養生,從事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活動能養生,能夠實現回歸自然、享受生命、修身養性、度假休閑、健康身體、治療疾病和頤養天年的目的。
4、養生性
農場田園養生中,強調生活空間——在鄉村,講究生活內容——農作、農事、農活,但是,這些都僅僅是形式和途徑,并不是目的,養生或養老才是目的,回歸自然、享受生命、修身養性、度假休閑、健康身體、治療疾病、頤養天年才是目的。
5、生活性
所謂生活性,指的則是把農場田園養生作為生活的一種方式的特性。田園養生從事的農作、農事、農活,特別是農活,完全就是一種生活,一種生活方式,因為它所指的是農村中的日常生活,是食、穿、住、行等。至于農事,其所指的社會事務,包括政治活動、村莊建設、鄉風文明和宗教信仰等,雖不是日常生活,但卻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或者可以說,是日常生活在深度和廣度上的擴充,因此,農事也是一種生活,一種生活方式。
1、田園牧場風情園
以“農區牧家”為主題,以田園風光為背景,以飲食、歌舞、民俗文化等因素為支撐,利用現代科技養殖牛羊等牲畜,成為現代畜牧業示范基地,配套畜牧養殖體驗區,打造具有科普教育、歌舞欣賞、民俗文化體驗、文化傳承等功能的牧場風情,讓游客零距離體驗牧民生活。
2、都市休閑農莊
以“都市農家”為主題,以農耕文化為底蘊,以農業產業為基礎,利用現代農業科技,發展設施農業,重點突破優質高產農產品,實現農業、科教、旅游觀光等多重效益。采取小戶型獨立農莊、高度私密農莊、共享型農莊等多種形式,設置市民農園、親子菜園、果蔬采摘等休閑體驗項目,打造都市休閑養生養老園。
3、草藥養生園
以草藥種植為基礎,以中醫養生為理念,以當地養生文化為特色,設置養生餐飲、中醫理療等養生項目體驗,打造中藥養生品牌。
4、四季花海養生
以人、自然、文化三位一體為核心理念,實現產業、文化、自然的和諧統一,給傳統農業再添新色。在傳統農家樂的基礎上,核心突出林地民宿、生態文化,游客置身其中,不但可以享受到鄉村原生態的吃喝住,而且可以體驗環境優美、五彩繽紛的人間仙境。
5、有機農業養生園
以農業產業化、產品安全化為出發點,以“安全食品養生”為主題,以品牌培育為目標,調整農業結構、轉變發展方式,從耕作、播種、施肥、灌溉、除草到收獲、加工,全過程有機化流程操作,全產業鏈節水節能化改進,打造安全農產品養生品牌。
6、林果休閑養生園
以“休閑林果”為主題,以優質林果產業為基礎,選擇適宜果品進行種植,注重品種的搭配,適時進行賞花采果活動。同時打破常規種植,使果園建設與自然式園林布局結合起來,突出園林景觀和生產相結合。
7、濕地養生園
以“養生文化、濕地休閑”為主題,針對城市高消費人群的康樂休閑市場需求,通過養生環境、養生活動(動靜結合的休閑、度假、娛樂)、養生餐飲(健康食品、綠色食品、藥膳)、養生教育等形式,進行項目設置、設施配套及景觀塑造,打造濕地旅游度假區。
8、老年人養生社區
借助良好的田園風光,針對廣闊的老年療養市場,打造“綠色產業’,形成一個老年療養社區,包括食療等多種方式,讓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樂,吸引老年人到此觀光、體驗、交流。在此基礎上,還應該提供各種自然的醫療、預防和健身等服務。形成健康體驗中心、康復療養中心,并配置植物療養特色園、老年人俱樂部等特色區塊,為“銀發族”群體打造一站式的“共享農場+抱團養老”的基地。
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精神追求也在空前增長,這為休閑農業帶來了新的契機。發展“休閑農業+養生養老”,發展以“養生”為訴求的休閑場所具有很大的市場潛力。我們在做“共享農場+養生養老”時,要結合人們的身體和精神的雙重需求,除了滿足民眾對農產品等物質方面的需求外,還要提供民眾喜好的休閑養生養老服務,帶來不一樣的體驗。
文章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