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中國社會加速老齡化進程,國家全面推進“健康中國2030戰略”,中國康養產業的風口正在逐漸形成。今天為大家分享康養產業有哪些土地優惠政策,如何開發?
01、養老產業用地政策文件及內容
1、國土資源部:《養老服務設施用地指導意見》
合理界定養老服務設施用地范圍、依法確定養老服務設施土地用途和年期、規范編制養老服務設施供地計劃、細化養老服務設施供地政策、鼓勵租賃供應養老服務設施用地、實行養老服務設施用地分類管理、加強養老服務設施用地監管、鼓勵盤活存量用地用于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利用集體建設用地興辦養老服務設施等九方面問題分別作出了具體規定。
在養老服務設施用地規劃計劃方面,明確養老服務設施用地供應納入國有建設用地供應計劃。對閑置土地依法處置后由政府收回的,規劃用途符合要求的,可優先用于養老服務設施用地,一并納入國有建設用地供應計劃。新建養老服務機構項目用地涉及新增建設用地,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鄉規劃的,在土地利用年度計劃指標中優先安排。
2、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土資源部、民政部等四部門:《關于加強養老服務設施規劃建設工作的通知》
明確各地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要將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用地納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年度計劃,按照住房開發與養老服務設施同步建設的要求,對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用地依法及時辦理供地和用地手續等。
3、國土資源部、住房城鄉建設部:《關于優化2015年住房及用地供應結構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
對房地產供應明顯偏多或在建房地產用地規模過大的市、縣,明確國土資源主管部門、住房城鄉建設、城鄉規劃主管部門可以根據市場狀況,研究制訂未開發房地產用地的用途轉換方案,通過調整土地用途、規劃條件,引導未開發房地產用地轉型利用,用于國家支持的養老產業等項目用途的開發建設。這在推動地區房地產去庫存的同時,為民營經濟進入養老產業提供了新的機遇。
4、衛生計生委、民政部、國土資源部等部門:《關于推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相結合的意見》
明確要求各級政府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鄉規劃中統籌考慮醫養結合機構發展需要,做好用地規劃布局。國土資源部門要切實保障醫養結合機構的土地供應。
5、民政部、發展改革委、國土資源部等部門:《關于支持整合改造閑置社會資源發展養老服務的通知》
明確鼓勵盤活存量用地用于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切實緩解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用地需求壓力。
6、衛生計生委、民政部、國土資源部等部門:《關于印發“十三五”健康老齡化規劃的通知》
明確提出要在土地供應、政策保障等方面對老年健康服務工作予以支持和傾斜。
7、國土資源部:《2017年全國土地利用計劃》
進一步明確要求:土地利用計劃要加大對養老、醫療、現代服務業和公益設施等民生社會事業項目的支持,對國家重點發展的民生社會事業項目用地予以充分保障。
8、《關于加快推進養老服務業放管服改革的通知》
明確要簡化優化養老機構相關審批手續。對于新建養老機構或者利用已有建筑申請設立養老機構涉及辦理不動產登記的,不動產登記機構要通過“首問負責”“一站式服務”等舉措,依法加快辦理不動產登記手續,提供高效便捷的不動產登記服務,支持申請設立和建設養老機構。
02、養老服務設施用地監管
1、國土資源部:《養老服務設施用地指導意見》
明確加強養老服務設施用地監管,建設用地使用權不得分割轉讓和轉租,不得改變規劃土地用途。對于農村養老設施,規定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可依法使用本集體所有土地,為本集體經濟組織內部成員興辦非營利性養老服務設施等。
2、民政部、國土資源部等四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推進城鎮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工作的通知》
各地國土資源等部門要加強對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設施項目規劃、用地、建設和竣工驗收等環節的監督。用于城鎮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的用地、用房,不得挪作他用。非經法定程序,不得改變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的用途。嚴禁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用地、用房改變用途、容積率等土地使用條件搞房地產開發等。
3、在國辦轉發衛生計生委、民政部、國土資源部等部門《關于推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相結合的意見》
明確對營利性醫養結合機構,應當以租賃、出讓等有償方式保障用地,養老機構設置醫療機構,可將在項目中配套建設醫療服務設施相關要求作為土地出讓條件,并明確不得分割轉讓。依法需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土地的,應當采取招標拍賣掛牌出讓方式。
開發類型
1.文化養生型
深度挖掘項目地獨有的宗教、民俗、歷史文化,結合市場需求及現代生活方式,運用創意化的手段,打造利于養心的精神層面的旅游產品,使游客在獲得文化體驗的同時,能夠修身養性、回歸本心、陶冶情操。如依托宗教資源,打造文化度假區、依托中國傳統文化,打造國學體驗基地等。
2.長壽資源型
依托長壽文化,大力發展長壽經濟,形成食療養生、山林養生、氣候養生等為核心,以養生產品為輔助的健康餐飲、休閑娛樂、養生度假等功能的健康養生養老體系。
3.中醫藥膳型
藥食同源,是東方食養的一大特色。因此美食養生可以說是健康旅游中至關重要的一項內容。健康食品的開發,可以與休閑農業相結合,通過發展綠色種植業、生態養殖業,開發適宜于特定人群、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生態健康食品,同時結合生態觀光、農事體驗、食品加工體驗、餐飲制作體驗等活動,推動健康食品產業鏈的綜合發展。
4.生態養生型
以原生態的生態環境為基礎,以健康養生、休閑旅游為發展核心,重點建設養生養老、休閑旅游、生態種植等健康產業,一般分布在生態休閑旅游景區或者自然生態環境較好的區域。即依托項目地良好的氣候及生態環境,構建生態體驗、度假養生、溫泉水療養生、森林養生、高山避暑養生、海島避寒養生、湖泊養生、礦物質養生、田園養生等養生業態,打造休閑農莊、養生度假區、養生谷、溫泉度假區、生態酒店/民宿等產品,形成生態養生健康小鎮產業體系。
5.養老綜合型
有一定的環境資源,同時擁有有一定經濟實力的老年群體,將醫療、氣候、生態、康復、休閑等多種元素融入養老產業,發展康復療養、旅居養老、休閑度假型“候鳥”養老、老年體育、老年教育、老年文化活動等業態,打造集養老居住、養老配套、養老服務為一體的養老度假基地等綜合開發項目,為老年人打造集養老居住、醫療護理、休閑度假為主要功能的養老小鎮。帶動護理、餐飲、醫藥、老年用品、金融、旅游、教育等多產業的共同發展。
6.度假產業型
居住養生是以健康養生為理念,以度假地產開發為主導而形成的一種健康養生方式。這種養生居住社區向人們提供的不僅僅是居住空間,更重要的是一種健康生活方式。除建筑生態、環境良好、食品健康等特點外,它還提供全方位的康療及養生設施及服務,并為人們提供冥想靜思的空間與環境,達到在恬靜的氣氛中修身養性的目的。
7.體育文化型
依托山地、峽谷、水體等地形地貌及資源,發展山地運動、水上運動、戶外拓展、戶外露營、戶外體育運動、定向運動、養生運動、極限運動、傳統體育運動、徒步旅行、探險等戶外康體養生產品,推動體育、旅游、度假、健身、賽事等業態的深度融合發展。
8.醫學結合型
康療養生產品的構成主要是以中醫、西醫、營養學、心理學等理論知識為指導,結合人體生理行為特征進行的以藥物康復、藥物治療為主要手段,配合一定的休閑活動進行的康復養老。
如何規劃
1、因地制宜
首先根據自身特色,確定小鎮開發類型。若無特色資源,可以植入相關特色與功能。對于無明顯特色資源的小鎮,要進入康養小鎮開發,通過旅游的搬運功能進行特色植入。這類型一般僅適合長壽文化型、生態養生型,醫養結合型或養老小鎮型開發。
生態養生型要求小鎮有較好的環境基礎,后期要改善和維護小鎮生態環境,同時培育和引導養生養老產業進駐,發展養生產業,進行生態養生型開發。
2、多元化開發
其次在規劃時要強化健康主題,進行多元化開發??叼B小鎮必須強化健康養生養老主題,進行多元化開發。以健康養生、休閑養老度假等健康產業為核心,進行休閑農業、醫療服務、休閑娛樂、養生度假等多功能開發。
3、整體化運營
最后在運營管理方面,要立足于小鎮自身特點,以市場化開發為主導,確定項目的開發主體、開發模式、招商及運營模式等,形成系統化的運營管理流程,推進健康產業鏈的高效發展,實現小鎮的經濟效益增長。
文章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