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假旅游的四大痛處
1.缺標桿:1992年10月公布了第一批12個國家旅游度假區,但真正意義上的國家旅游度假區只有一家半,也就是亞龍灣和大連金石灘。在2015年又評選出了17個國家旅游度假區,但總體而言還是缺乏大家公認的像巴厘島、普吉島這樣的綜合型度假旅游目的地。
2.缺內容:現在總體而言,還是缺少住頭,缺玩頭。有白天,缺夜晚。有風景,缺風情。我們的度假旅游顯得單調乏味。比如度假旅游有一個關鍵,怎么做好夜色經濟,怎么打造夜景、夜演、夜宴、夜購、夜娛、夜宿,夜景方面怎么做好燈光造景。
3.缺生活:國內有很多的度假目的地,建了大量的旅游建筑設施,但是缺乏真正的生活的氛圍、生活的配套。第一代旅游是資源導向型,逐步到市場導向型,再到生活方式導向型。度假而沒有生活是假度假。
4.缺整合:單體度假酒店、度假項目開始快速涌現,但總體而言,還是缺乏度假旅游目的地,缺乏眾多度假內容和項目的整合,也缺乏相關的人才。
二、度假旅游市場的三大特點
1.從市場來源看:區域性的度假產品的市場主要來自臨近大中城市,全國性的度假產品的市場主要來自全國發達地區,國際性的度假產品的市場則主要來自國內發達地區與部分國外地區。
2.從市場構成看:家庭度假群體占主導地位,80、90群體是新興的主要力量,老年度假群體、學生度假群體與企業度假群體也成為重要構成。
3.從市場需求看:逃離霧霾、回歸田園、放松身心、追憶鄉愁、休閑養生、心靈回歸是基本的方向。
三、如何建設度假旅游目的地
1.一流的形象:發展度假旅游,首先要為度假地建設一流的形象,形象背后要有精彩的故事去帶動想象,讓消費者有感受,用這個故事來吸引游客來這里度假旅游。形象可以是地脈、文脈的提練,可以反映度假地的特色與特點。
2.一流的資源:做度假旅游,必須依托規模較大品質較好的度假資源,這樣才能吸引度假游客前來做較長時間的停留。
哪些資源可以稱之為度假資源呢?旅游度假區等級劃分標準(GB/T 26358-2010)給出了解釋,度假資源主要有5類,即海濱海島、湖泊、山地森林、溫泉、鄉村田園。主題度假資源則是在區域內具有一定獨特性的度假資源。
度假資源類型很多的地區,一定要找出在區域內具有一定獨特性也就是有競爭力的資源作為主題資源去開發和定位。世界知名的度假區都有自己鮮明的主題度假資源,中國首批17家度假區也是如此。
3.一流的產品:通過共享機制的平臺,通過企業的創新,把舊的資源挖掘出新的價值,營造一流產品。圍繞度假需求來打造度假產品。度假產品是度假旅游的核心競爭力,休閑度假產品分為四大類產品體系,分別為運動建設類、休閑娛樂類、康體療養類和常態化節慶演藝活動。
度假產品的打造要以營造優美的度假環境為基礎、以構建獨特的度假主題為靈魂、以強調度假體驗為核心、以配置豐富的度假配套為支撐、以提供優質的度假服務為根本。
4.一流的產業:需要完整產業鏈整合,打造便利的、成熟的、能夠持久的目的地。當生活世界和休閑度假相融合,才能算是一流的休閑度假地。
5.一流的運營:一個度假區的建設,從一開始必須研究資本運營。里面有一部分叫政府,或者叫政府平臺公司,實實在在的投入,因為做基礎設施,不能指著投資商做,必須得政府做。
但是這些重資產怎么化解?那就是二次招商,通過二次招商,土地升值逐步來化解。另外一種更重要的化解方式,就是形成一種輕資產、高成長、網絡化的模式,在資本市場化解。
文章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