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人口老齡化現象越來越嚴峻,國民的健康意識也日趨上升,人們對“健康、愉快、長壽”的愿望越來越強烈,追求健康高品質生活。在此背景下康養產業是具有巨大市場潛力的新興產業,對鄉村振興的影響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森林康養產業是以大眾健康、生態文明、經濟發展為戰略的一種環境友好、資源節約型的健康長壽的生活方式,它符合百姓生活、社會生活發展的需要。以健康、養老、休閑、養生、運動等為核心的多元化的生態產業帶動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大力發展森林康養產業將有望促進縣域經濟的轉型升級,將縣域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推進農村改革,從而實現鄉村全面振興。
森林康養產業發展現狀
今年來我國森林康養產業呈快速上漲趨勢,我國第一個森林康養中心于2012年在湖南省成立。截止至2022年,湖南新增了30個省級森林康養基地。2015年至今,四川提出“森林康養”并出臺了森林康養產業發展文件,先后認證了60余處森林康養基地。近幾年,我國各省都在積極響應建設森林康養產業的號召,積極申報森林康養基地試點,為共建美麗鄉村出一份力。
?
康養專業人才供給缺乏
?
康養項目一方面對“醫”和“養”的要求較高,而森林康養項目處于鄉縣相較于大城市機會多薪資高相比,對專業技術人才吸引力不夠。另一方面,康養服務人員缺乏服務意識。因監督機制不健全,服務人員本身服務意識不強,難以很好的促進縣域康養產業發展,贏得良好的口碑。
?
針對性指導政策缺失
?
現康養產業缺乏針對性政策指導,對康養項目的認知不夠,缺少康養產業指導性政策不利于康養產業和其他產業的有機融合??叼B產業是新興服務業應是融合旅游、養老、醫療、休閑、運動為一體的產業。
?
政府幫扶資金到位周期長
?
康養項目主體投資大,周期長,見效慢,需要加快政策補貼資金到位。各地現有的資金補貼政策多而且力度大,有的地方根據項目固定資產投資進行25%的補貼,這些政策較好地助力了文旅康養項目建設,非常利好。但是,在實施政策補貼的過程中,資金到位相對滯后,有的要等到次年的第三季度,甚至年底才能夠到位。
?
創新性不夠
?
現康養產業模式較為單一,一般以森林康養+旅游或森林康養+鄉村的形式展開,缺乏一定的吸引力。應根據各地特色和需求不同制定出有針對性有特色的康養產業模式。
?
準入機制不健全
?
目前缺乏統一科學的規劃,對準入機制缺乏統一的標準和配套的法律和制度保障。造成部分地區盲目建設,過度開發,不利于森林康養產業長期、系統發展。
森林康養產業發展對策分析
?
合理利用資源,因地制宜發展
?
在森林資源的開發過程中,應當堅守保護性開發的原則,不能為了項目開發的短期利益而使森林的生態環境遭受破壞。我國幅員遼闊,森林資源豐富,自然氣候與地形地貌多樣,因此各地區森林康養的發展要根據自身條件合理開發。
?
拓寬融資渠道,完善康養基礎設施
?
可以拓寬融資渠道,首先是金融優惠與扶持政策。在資金獲取上為開發企業提供支持。其次是財政補貼政策,對發展前景較好的森林康養開發項目基于給予補貼資金,同時還要啟動對已獲得補貼的項目實施動態管理,確保補貼真正有需求的項目。資金是產業發展的重要保障,只有資金充足才能更好地開展基礎設施建設。
?
多元化發展
?
面對多元化的需求群體,森林康養產品應該結合市場需求,根據消費者群體特征分類設計,最大限度滿足各群體的康養需求。
結語
森林康養產業的發展符合百姓生活的需求也符合社會發展的需要,它屬于多元化的生態產業,不僅有助于林業發展的轉型升級,更能帶動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從現階段康養產業不能很好的滿足居民的康養需求,還存在很大的缺口市場。
文章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