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旅游已經成為人民生活的剛性需求和常態化的生活方式,沒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擋人民對旅行的向往,這是旅游業的信心和力量所在。但同時,旅游業也應重新審視旅游資源與市場,向未來出發。
游客對當地生活環境、生活方式的深度體驗,對旅游休閑資源的再定義,深化了旅游景區的內涵,拓展了旅游景區的外延。個性化、品質化、多樣化的旅游消費需求,將旅游景區帶到一個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重構場景化導向的現代旅游業發展體系
城市、鄉村和旅游景區能否吸引游客到訪,能否提供給游客更高的滿意度和更多的獲得感,并不取決于它掛上什么標牌,而是取決于有沒有高品質的生活場景?;貧w日常生活場景,以民生視角思考旅游,是理論研究者、產業實踐者和政策制定者應該堅持也必須堅持的立場、觀點和方法。
隨著游客廣泛進入目的地居民的日常生活空間,旅游景區乃至旅游產業的邊界正處于消失和重構的進程中,由需求側來定義旅游景區將成為不可逆的趨勢。為適應新發展階段的變化,旅游景區要更加強調游客視角,目的地建設要更加重視需求導向和市場思維;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當代旅游發展理念,從風景到場景,建設主客共享的美好生活新空間。
傳統景區要強化場景營造和內容創造,旅游目的地要加強文化引領和科技賦能。
文化要回到生活現場,科技要見人、見物、見未來,滿足游客的當代需求,并通過資本和商業的結合而創造全新的生活場景和消費內容。最美的風景是人,最好的旅行是人的連接。那種藍天白云、高山大川的空鏡頭,配上播音腔的歷史解說,已經不再能夠滿足年輕一代游客的需要,他們不會無休止地追憶逝去的繁華和苦難,也不會無條件地接受既定的旅游線路、項目和產品。當前,經由數字化而來的平等、自由和無限的可能,正在深刻改變包括旅游休閑在內的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方式,也為建設現代旅游業體系、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全新動能。
引入社群經濟和社區分享的商業模式,推動旅游景區、度假區及目的地分類發展、分層創新。
品質化和多樣性是大眾旅游全面發展新階段的市場特征,分類與分層并重則是旅游景區和目的地建設的指導思想。我們既要關注自然和人文類景區開發,也要重視高水平旅游度假區的建設,更要關注存量資產優化,推動小微型文化、休閑和旅游項目融入社區和景區。如老舍茶館這樣的文化項目可以融入購物中心和休閑街區,三華李度假區這樣的輕度假、泛休閑業態可以融入鄉村建設,并成為旅游投資新空間和產業運營新模式。
重申旅游景區定位的開發運營思路
文旅項目開發在于定位,定位在于市場,而非只看資源。同一資源在不同市場發展階段,其開發方向、戰略和路徑是不一樣的?;谑袌?、依托資源、融入文化的產品才是有市場的。產品需要主題,主題決定IP及產品特色、核心吸引力,并進一步圈定受眾群體,確定旅游區功能布局、建筑風格,甚至運營推廣模式。
01 定位理論與景區定位
定位理論,號稱第三次生產力革命,1969年由美國管理學家杰克·特勞特發明。定位就是強調如何讓自身在潛在客戶的心智中與眾不同,而心智是指人們對已知事物的沉淀和儲存,通過生物反應而實現動因的一種能力總和。說得通俗點,給景區做定位,需要記住這樣十句話:
1. 定位是尋找游客心智之窗的一套有組織的體系。
2. 任何景區都能夠運用定位理論在旅游市場中領先一步。
3. 定位不是圍繞旅游產品進行的,而是圍繞潛在游客的心智進行的。
4. 不要試圖去改變游客的心智。
5. 一旦游客在心中擁有了一個詞,你就得利用它,否則就會失去它。
6. 成為旅游界某個細分領域的第一,是進入游客心智的捷徑。
7. 在傳播過度的社會中,獲得成功的唯一希望,是要有選擇性地集中于狹窄的目標細分市場。
8. 把焦點集中于潛在游客而非產品,有助于你大幅提高傳播效率。
9. 定位的基本方法,不是去創造某種新的、不同的事物,而是去操控心智中已經存在的認知,去重組已存在的關聯認知。
10. 警惕旅游景區在開發運營中不知不覺破壞自身定位的行為。
上述關于定位的基本理論體系,已經說明了旅游景區的很多問題。我們經常在談景區特色,也總是在談景區IP打造,其實特色和IP就是景區本身的定位。
堅守自己,堅守景區本身所有,從歷史和地理角度(即時間和空間角度),把自身所擁有的針對某一特定市場或人群做到極致,景區就一定會獲得成功。試想,我們所了解的那些臺灣的、江浙的旅游景區或者特色民宿等,只要做得好的,哪一個不是做到了精準定位,哪一個不是把自身所有發揮到了極致?
02 景區定位的實現路徑
旅游景區靠什么來進行定位?這也是一直困擾景區投資者的問題。似乎很多的景區投資者對自己所擁有的一切視而不見,即便是策劃團隊苦心將他們自己的“食材”做成“珍饈”端到他們面前,他們也不為之所動并且無法辨別真偽。反而,拿來主義成了許多投機者屢試不爽的“良藥”,省去了自己百煉成鋼所需要花費的心血和熱情。
一般來說,一個精準的景區定位,往往來自于如下十個方面:
● 景區自然資源
● 景區人文資源
● 老板個人資源
● 企業戰略布局
● 市場投資主體
● 市場環境氛圍
● 行業景氣程度
● 項目區域沿革
● 資源整合程度
● 其他誘導因素
經實踐與總結,旅游景區定位一般要在以下十個方面著重下功夫:
● 戰略定位——為旅游景區尋找方向
● 目標定位——為旅游景區尋找未來
● 主題定位——為旅游景區尋找靈魂
● 市場定位——為旅游景區尋找客源
● 形象定位——為旅游景區尋找氣場
● 管理定位——為旅游景區尋找模式
● 服務定位——為旅游景區尋找軟體
● 產品定位——為旅游景區尋找賣點
● 人員定位——為旅游景區尋找主人
● 營銷定位——為旅游景區尋找出路
由此可見,旅游景區定位是一項系統的工作,它的內容非常豐富,一旦做了最頂層的定位設計,那么后續的其他定位都要依托頂層而進行延伸,它是一個相互依存的完整體系。
▲圖片來源 | 網絡
有些景區投資者不懂景區定位的具體意思,但也明白定位的重要性,然而卻不知如何去做景區定位。
簡單來說,做好旅游景區定位,需要唱好“五部曲”:
1. 深度剖析自己。深度剖析景區自身有什么,什么是景區的核心吸引物。
2. 客觀評價對手。確定景區的競爭對手是誰,競爭對手的核心競爭力體現在哪里。
3. 尋找差別優勢。避開競爭對手在顧客心智中的強勢,或是利用其強勢中蘊含的弱點,進而確立自身品牌的優勢地位。
4. 鎖定核心優勢。為旅游景區的這一定位尋求一個可靠的證明,即“信任狀”。
5. 無限放大優勢。將這一定位從策劃、規劃、設計、建設、運營等方面進行無限放大,并且環環相扣,最后融入到旅游景區的方方面面,特別是在營銷上要確保擁有足夠多的渠道,以將這一特殊定位植入到潛在游客的心智之中。
如此一來,旅游景區必將形成自身特色,也將會在市場上獲得潛在游客的青睞。
文章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