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實2018年中央1號文件和《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有關部署要求,近日,農業農村部組織編制了《鄉村振興科技支撐行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下面解讀《方案》里究竟講了哪些促進鄉村振興的措施。
《方案》指出:圍繞解決制約鄉村振興的重大技術瓶頸問題,著力創新一批關鍵核心技術,集成應用一批先進實用科技成果,示范推廣一批農業可持續發展模式,打造一批科技引領示范村(鎮),培育壯大一批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建立健全科技支撐鄉村振興的制度政策,基本滿足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對新品種、新裝備、新產品、新技術和新模式等科技成果有效供給的需求。
為了解決鄉村振興的瓶頸問題,《方案》明確了執行的主要任務:
為了加大鄉村振興的進展步伐,國家將重點主要放在了這5個方面:
01、加強基礎前沿技術研究
農業要發展,要以科技為翼。根據我國的需求,重點圍繞農作物高效育種、有害生物長效綠色防控、農業資源高效利用、農產品質量安全控制、主要畜禽全基因組選擇育種技術、農業合成生物技術、農業大數據整合技術、農業納米技術、農業人工智能技術、智能裝備研制等方向,實現重大科學突破,搶占世界科學發展制高點。
02、加快關鍵核心技術研發
大宗農產品方面
大宗農產品的關鍵技術有很多,按照節本增效、優質安全、綠色發展要求,未來發展重在以下幾個方面:
1、選育高產高效優質、適宜機械化作業、資源高效利用的動植物水產新品種;
2、研發主要農作物畜禽水產優質高產品種配套栽培養殖技術;
3、研發土壤理化性狀調控關鍵技術;
4、研發農田養分均衡調控技術、水肥一體化技術與關鍵設備;
5、研發水產高效生態健康生產技術,研發漁業生物資源高值化利用技術;
6、研發高效、低毒、低殘留化學農藥、生物農藥和先進施藥機械化技術;
7、研發動物用抗菌藥替代技術和產品以及中獸藥制劑和精準用藥技術;
8、研發大宗農產品保鮮、貯藏和運輸工程化技術;
9、開展新型非熱加工、綠色節能干燥、高效分離提取、長效減菌包裝和清潔生產技術升級與集成應用。
名特優新產品方面
1、選育風味獨特、品質優良、商品性好、適于加工的特色農作物畜禽水產新品種;
2、研發配套高效、環保的輕簡化栽培技術和設備;
3、開發特色農產品高效干燥、儲藏保鮮等初加工工藝和設備;
4、開展傳統食品工業化關鍵技術研究;
5、研發傳統加工食品高效加工工藝、儲運技術和設備。
新產業新業態培育方面
1、推進農業與休閑旅游、教育文化、健康養生等深度融合;
2、發展觀光農業、體驗農業、創意農業等新產業新業態的目標;
3、選育適合于休閑農業基地種養條件的特色優質農作物畜禽水產新品種,研發配套栽培養殖技術;
4、研發適合于民俗手工藝品制作的特色加工利用技術和設備,適用于不同規模經營主體的廢棄物無害化處理技術和設備;
5、圍繞農村電商、餐飲、娛樂等新業態開發特色適用的農業信息化新技術,研發農業農村大數據收集整理挖掘和云平臺技術。
03、強化技術模式集成示范
在重要農產品主產區,圍繞糧食等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開展集成推廣,主要包括優勢產區水稻、小麥、玉米、大豆、油菜、馬鈴薯、棉花、蔬菜、糖料、橡膠、奶牛、肉羊、生豬、肉鴨、水產品等不同產業的綠色提質增效技術模式。
在特色優勢農產品產區,圍繞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重點開展集成推廣,主要包括果樹、蔬菜、茶葉、牧草、煙草、中藥材、熱帶香辛飲料、水產品等不同特色優勢產業的綠色提質增效技術模式。
在典型生態區,圍繞農業可持續發展和創新農林文旅深度融合開展集成推廣,主要包括北方“四位一體”生態模式、南方“豬-沼-果”循環模式、牧區減牧還草模式、農牧交錯帶退耕還草模式等。
04、打造1000個鄉村振興科技引領示范村鎮
農村產業升級發展示范村
主要依托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等,培育一批與鄉村產業發展緊密融合的創新型農業企業,形成具有競爭優勢的農業高新技術產業集群。
農業綠色發展示范村
主要依托國家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范區暨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先試區,打造一批創新能力突出、有技術、有水平、輻射帶動能力強的科技引領示范村(鎮)。
農村產業興旺示范村
主要依托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等區域發展中心,根據本地優勢特色產業,以龍頭企業、規?;N養殖基地、農業產業化聯合體、農業科技創新、高效生產、智慧農業、綠色農產品精深加工產業為重點,打造一批現代農業科技引領示范村(鎮)。
質量效益競爭力提升示范村
依托各地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等,打造一批與當地農業資源稟賦和發展主流方向深度融合創新的農業農村質量效益競爭力提升的科技引領示范村(鎮)。
05、培育一批引領鄉村振興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實施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輪訓計劃
以專業大戶、家庭農場經營者、農民合作社帶頭人、農業龍頭企業負責人和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負責人等為培訓對象,重點培訓提高綜合素質和職業能力。加強規范管理、政策扶持、跟蹤服務,支持其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發揮新型職業農民引領現代農業發展的主力軍作用。
實施現代青年農場主培養計劃
以中等教育及以上學歷的返鄉下鄉創業青年、中高等院校畢業生、退役士兵以及農村務農青年為對象,加強培訓指導、創業孵化、認定管理、政策扶持,吸引年輕人務農創業,提高其創業興業能力。
實施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培訓計劃
以產業發展帶頭人、大學生村官等為主要對象,以現代農業和新農村發展的先進典型村為依托,按照“村莊是教室、村官是教師、現場是教材”的培養模式,通過專家授課、現場教學、交流研討,不斷提高農村帶頭人增收致富本領和示范帶動能力。
實施農業產業精準扶貧帶頭人培訓計劃
面向貧困地區,以村黨組織書記及村“兩委”成員、大學生村官、種養大戶、農民合作社負責人等為對象,聚焦貧困地區產業精準扶貧,加大對農民創新創業、農民合作社培育、美麗鄉村建設、大學生村官創業富民等方面培訓,提高扶貧帶頭人組織和帶領農民群眾脫貧致富的能力。
文章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