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近日,《湖南省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以下簡稱《規劃》)發布。這也是湖南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第一個五年規劃。
《規劃》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總書記對湖南 “三農”工作的重要指示為根本遵循,依據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省委一號文件,由省發展改革委牽頭會同有關部門編制?!兑巹潯芬延墒∥?、省政府印發,省政府門戶網站全文公布。
《規劃》共9篇30章70節197條,設置17個任務專欄1圖,部署67項重大工程、計劃和行動,是湖南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第一個五年規劃?!兑巹潯肪o密結合湖南省實際,有自己的顯著的特色和獨特的“湘味”, 特點可以用“12345”來概括。
《規劃》旨在科學謀劃新時代鄉村振興的湖南篇章,建設湖湘美麗富饒鄉村?!兑巹潯钒凑辗秩齻€階段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部署,明確了2020年、2022年目標任務,又對2035年和2050年分兩個階段做出遠景展望。此外,為推動近期目標落實,《規劃》結合湖南實際,明確了5類22項重要指標作為具體目標任務,其中產業興旺類指標5項,生態宜居類指標4項,鄉風文明類指標4項,治理有效類指標5項,生活富裕類指標4項。
《規劃》堅持鄉村振興和新型城鎮化雙輪驅動,結合湖南“一核兩帶三組團”為主體的城鎮化戰略格局、“一圈三區”為主體的農業戰略格局、“一湖三山四水”為主體的生態安全戰略格局,提出優化鄉村發展布局,統籌城鄉發展空間,加快形成城鄉融合、布局科學、協調發展的空間新格局的發展思路。推進基礎設施提擋升級和共建共享、互聯互通。將大力發展縣域經濟、培育各類特色小鎮、保障進城農村人口權益寫入規劃中,著力破除阻礙城鄉要素雙向流動的各種障礙和體制機制弊端,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全面融合、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
《規劃》結合湖南省各縣市區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實際,根據發展現狀、區位條件和資源稟賦,將湖南130個縣市區(場)劃分成引領區、重點區、攻堅區三類,因地制宜設計振興路徑。引領區包括長沙縣等31個縣市區,主要為城鎮化率相對較高或者農村居民生活相對富裕的縣市區,原則上一個市州至少安排一個。引領區的鄉村,到2022年要率先或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重點區指引領區以外的非貧困縣市區和2016、2017年已脫貧摘帽的14個縣市區,共62個。重點區的鄉村,到2030年要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攻堅區包括納入國家連片特困地區、國家和省扶貧開發、比照享受省級扶貧政策待遇,尚未脫貧摘帽的縣市區,共37個。攻堅區的鄉村,到2035年要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
將湖南24000多個村莊分為城郊融合、特色保護、搬遷撤并、集聚提升四大類型,分類推進鄉村振興。城郊融合型主要包括地處城市郊區和城鄉結合部的村落,重點是要加快改造提升步伐,探索建設現代化的新興社區;特色保護型主要包括歷史文化特色明顯、自然資源豐富的村落,重點是要注重保持自然風貌,保護歷史文化資源和建筑風格,傳承民風民俗;搬遷撤并型主要包括地處偏遠、生態環境脆弱、不宜生產生活、空心化嚴重的村落,重點是要在尊重農民意愿基礎上,穩妥有序推進搬遷撤并,依托小城鎮、產業園區、旅游景區、鄉村旅游區等適宜區域進行安置,村落原址因地制宜還耕還林;集聚提升型主要指上述三類之外的傳統農耕、工貿等村落,是鄉村振興的重點。農耕類村落,加強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實行適度規模經營,提高農業供給質量,加大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加快農村勞動力轉移。以工貿為主的村落,促進產業提質升級,興辦環境友好型企業,積極培育家庭工場、手工作坊、鄉村車間,就地吸納農業人口。
在謀篇布局、指標設置、戰略任務、政策舉措等各方面充分體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蔽鍌€全面總要求,圍繞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和組織振興,對發展壯大鄉村產業、建設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繁榮發展鄉村文化、健全現代鄉村治理體系、保障和改善農村民生等作了明確安排。把農村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和黨的建設作為一個有機整體,統籌謀劃、協調推進,促進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
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規劃》還體現了抓重點與補短板相結合。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點,規劃特別對以智慧農業為引領,以農業“百千萬”工程為抓手,全力推進“六個強農”開創產業興旺新局面進行了安排部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湖南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第一場硬仗,《規劃》提出以農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為主攻方向,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加大鄉村生態保護和修復力度。將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優先任務,強調推動脫貧攻堅要與鄉村振興有機結合、相互促進。
文章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