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階段,我國在以家庭養老為基礎,以社區養老為依托,以機構養老為補充的基本養老服務模式下,隨著社會資本的廣泛參與,不斷催生出新的運營模式。但傳統養老依然存在種種弊端,難以克服其養老的房地產化傾向的同時,由于其公益性質,收益空間也大大受到限制。
田園養老作為一種新型養老服務模式,不僅充分利用了閑置資源,滿足老年市民回歸田園的需求,同時也在不斷激勵著社會資本的參與,成為傳統養老之外的又一新歸屬。
一、現行3大養老服務模式
1.房地化傾向比較明顯,社會資本參與受限制
在幾種養老營模式中,房產出售型、租售組合型以及金融、保險組合型具有明顯的房地產化性質。而從目前養老地產的開發情況來看,社會資本參與養老事業受到層層制約。一是建設成本高,壓縮利潤空間。比如養老地產建設方面需要完善的配套設施,如醫療保健中心、老年活動中心以及商業購物中心等。二是開發模式的不規范。養老地產在房地產調控似乎看不到盡頭的當下,成為不少房企紛紛涉足的饕餮盛宴。但目前我國有關養老產業的概念十分迷糊,亟待確定養老產業經營模式,并在產權、物業管理等方面作出明確的界定。由于定位不明,現階段的養老地產只是貼上了不同的標簽,以不同形式賣房,并沒有躲過賣房的本質。
2.養老企業益空間小
從目前國內的養老目來看,定位于高收入客群的項目、主要服務于高齡和生活不能自理者的康復醫療項目,盈利相對較好。周邊交通便利、人氣旺盛、公用設施完善、環境優美、床位較多、投資較多、配套完善的項目,盈利也相對較好。但整體而言,因養老機構具有一定的公益性質,能夠盈利的較少。
隨著城市化的發展,來越多的城市人渴望返璞歸真的田園生活,休閑養生逐漸興起。
1.何為田園養老
謂“田園養老”,就老年人通過親近生態環境,享受自然之美,并在和諧的自然和人文環境中實現生理、心理健康的一種積極的養老方式。
2.政策支持
早在1610月,民政部11個部門聯合發布《關于支持整合改造閑置社會資源發展養老服務的通知》,“凡通過整合改造閑置社會資源建成的養老服務設施,符合相關政策條件的,均可依照有關規定享受養老服務建設補貼、運營補貼等資金支持和稅費減免、水電氣熱費用優惠等政策扶持?!?/span>
3.田園養老的創新模式
房產出售→房產出租(對社會資本言):
當前田園養老的運作形式大致分兩種:一種是由戶主直接與老年游客達成協議,向城市老人出租宅基地,并提供養老服務;另一種由企業與基層組織簽訂整體合作協議,企業自籌資金進行重新規劃建設,然后將房屋租給希望到田園休閑養老的都市老人,由房產出售到房產出租減輕了社會資本的建設成本。
都市→回歸自然(對家庭與老人而言):
田園式養老社區滿足老年市民思鄉懷舊的訴求,也滿足了部分市民舉家體驗鄉野生活的愿望,更是少兒們玩耍的新天地。這種方式把養生養老與休閑度假自然地聯結起來,拓寬旅游的產品與市場,可以說是從田園觀光到田園度假的升級版。
文章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