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中國文旅地產市場發展進入新一輪的高峰。按照中共中央印發的《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2018年4月8日,新組建的文化和旅游部正式掛牌?!霸姾瓦h方終于在一起了!”這意味著文旅融合是現實發展的方向,也是新時代轉型升級的發展需求?!妒澜缏糜谓洕厔荩?018) 》報告指出,“2018全球旅游經濟將增長5.9%,中國將開啟旅游市場新浪潮”。
國內文旅市場規模不斷擴大
2018年上半年,國民旅游消費需求旺盛,旅游與文化、創意、科技的融合創新備受關注,品質提升與績效改善趨勢愈發顯現。
據國家旅游局網站統計,2018年上半年國內旅游人數28.26億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11.4%;國內旅游收入2.45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2.5%。其中,國慶黃金周接待國內游客7.26億人次,同比增長9.43%;實現國內旅游收入5990.8億元,同比增長9.04%??梢?,國內旅游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其帶來的利潤空間十分可觀。
2018年上半年入出境旅游總人數1.41億人次,同比增長6.9%。國際旅游收入618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8%。我國豐富的自然資源和風光吸引了不少外國游客,未來將會成為世界第一旅游目的地,文旅的發展空間仍很大,紅利期仍很長。
國慶假日七天,文化需求旺盛,旅游消費高漲,文旅融合產品備受追捧。
經中國旅游研究院測算,超過90%的游客參加了文化活動,超過40%的游客參加了2項文化游覽活動,前往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和科技館的游客高達到40%以上,37.8%的游客花在文化游覽的停留時間為2至5天。
文化需求和旅游市場呈現文化參與范圍廣、頻度高;旅游消費類型廣、意愿高;文化惠民覆蓋面廣、品質高;理性消費參與度廣,文明旅游認同度高等“四廣四高”特征,文化與旅游融合發展開啟新時期文化建設、旅游惠民新篇章。
根據紅色旅游信息報送系統中18個紅色旅游信息,報送重點城市和填報數據的436家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共接待游客4.84億人次,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4.83%,相當于國內旅游人數的17.13%,實現旅游收入2524.98億元,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5.73%,相當于國內旅游收入的10.32%。
文旅特色小鎮開發模式總結
特色旅游小鎮擁有與文化氛圍相匹配的人文環境,鎮區環境營造中需將文化元素融入建筑、道路、景觀,體現特有文化意象,建設標志性文化建筑,提升旅游小鎮的認知度。
旅游產品是旅游特色小鎮的核心吸引力,也是區別于其他類型特色小鎮的鮮明標識,以文化為依托,應用風格適宜建筑、科技手段、趣味活動等構建游客喜愛的游樂、體驗、餐飲、購物、住宿產品同樣是小鎮旅游經濟發展動力,能激發游客的消費熱情、提高游客重游率。
以文化旅游為主導,進行泛旅游產業的整合,形成文化旅游主導下的休閑文化產業、影音出版、旅游產品制造業、研究培訓、商貿會展、地產等產業協調發展架構,以多產業的良性互動推動旅游小鎮可持續發展。
開發旅游是小鎮文化復興、產業整合、社區進步的新契機,旅游特色小鎮建設是全面的鎮區發展模式,是適宜游客玩樂、休閑天堂,是鎮域經濟發展、居民安居樂業的理想家園。
整合鎮區旅游資源、審視鎮外旅游開發格局,做到內外聯動,鎮內鎮外一盤棋,以文化旅游為發展機遇,圍繞主題文化,改造、提升、開發鎮區內非文化旅游產品,借勢鎮外旅游開發項目,合作共贏。
打造文旅特色小鎮的五大關鍵因素
找到大IP,圍繞IP,進行包裝升級,開發相應的產品。以北京古北水鎮為例,坐落在司馬臺長城腳下,水鎮依托司馬臺遺留的歷史文化,打造出長城腳下的夜游“八大名玩”,如登長城,提燈夜游司馬臺;聆長城,浪漫水舞秀。2016年升級改造后,根據資料,2017 年古北水鎮營業收入9.79 億元,同比增長35.16% ,足見挖掘IP的效果。
毗鄰大城市、高鐵火車站等大型交通樞紐。文旅小鎮中很大一部分是親子游,家庭普遍采用駕車的出行方式,交通便捷可成為小鎮的一大優勢。
特色小鎮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小鎮猶如一個小型城市,本地居民與游客共生。針對兩者,應該建設相應配套服務,讓小鎮的生態鏈完整。
商業配套
在IP的打造過程中,文旅越原始越好,越民族的越好??墒怯慰瓦x擇體驗原汁原味文化,卻不會愿意接受原始的住宿環境。
隨著國內旅游消費升級,游客的旅游需求也會越來越高,在小鎮內建設完善的配套措施,如商業配套酒店、餐館、商店、民宿等,引進的配套業態越豐富,游客的體驗感越好,與此同時,配套措施的綜合收益也會提高小鎮的贏利點。
生活配套
搭建醫療、教育、行政管理等小鎮公共設施體系,服務本地居民。如萬科良渚文化村以五分鐘的步行速度建立生活配套體系,生活配套上建設學校、幼兒園、圖書館、門診等,商業配套上建設創意街區、食街、酒店等,將良渚文化村的日常生活與詩意遠方融合。
無朋友圈不旅行,移動互聯網時代,手機APP和社交網絡是現代人必不可少的兩樣。運營文旅小鎮,一是要在OTA上建立完整的預訂網絡,爭奪客源;另一方面要主動營銷,打造網紅景點,借助游客的二次擴散,提升文旅小鎮的知名度,形成正循環,吸引更多游客前來打卡。
以重慶洪崖洞為例,這是國內最著名的網紅打卡勝地之一,主要景點由吊腳樓、仿古商業街等景觀組成,是城市景區、商業中心。
引進IP,最后讓企業自己成為IP的代名詞。以萬達為例,萬達集團在運營酒店、影城、商場等商業地產上,不斷打造萬達品牌,因而在丹寨萬達小鎮的運營中,萬達這個招牌時刻引人注目,通過小鎮的成功,也更加打響了萬達的品牌。樹立品牌,提高品牌價值是地產下半場的破局關鍵。
文章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