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近年來,隨著城市居民旅游消費需求的變化,鄉村游、古鎮游成了非常受歡迎的項目。針對這種出行需求的變化,加上“美麗鄉村”建設等政策的推動,越來越多的過去衰敗的古村落成了大家選擇開發項目關注的重點。然而古村落到底應該怎么進行開發才有吸引力呢?
古村落具有其特殊性,既是一種文化遺產型村落,也是村民現實生活的社區,許多有關保護古村落文化的保護規劃,都是站在發展旅游的角度,對古建筑進行開發,一些地方將古村落居民遷出,把原來居民生活的地方變成旅游景點,造成“千村一面”的現象。
事實上,在進行古村落開發前,我們必須明確一個概念。對古村落的開始,必然將保護與開發同時進行,甚至保護必須凌駕加開發之上。
1
整體性保護
傳統村落價值載體,不僅包括鄉土建筑、村落選址和格局等物質遺存,也涵蓋了傳統習俗、地域文化等非物質遺存。作為集物質文化遺產、自然生態環境、文化生態系統于一身的鄉土遺產,傳統村落的保護采用“整體性保護”的基本原則。
在此原則指導下,展示利用設計將鄉土遺產價值載體作為闡釋展示和合理利用的對象,完整展示傳統村落價值,延續地域文化多樣性。
2
以村民為展示利用策略的中心
鄉土遺產不僅承載村落發展的歷史信息,也是村民的家園和情感歸屬。村民(社區)既是鄉土遺產的創造者,也是持有者和管理者,亦是鄉土文化傳承的主體。村民和村落一同構成了鄉土遺產的魅力,賦予鄉土遺產勃勃生機。因此傳統村落展示利用應保障村民的生產生活,實現“活態鄉居”,而真誠質樸的鄉村生活也是傳統村落的魅力所在。
3
社區參與
鄉土遺產保護與村民的生產生活緊密相關,國內外的社區營造和傳統村落保護實踐都證明社區參與對遺產保護、文化傳承、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具有決定性的作用。
因此,應將“村民”作為傳統村落保護利用的主體,充分調動社區參與村落保護利用的積極性,確保他們在保護利用實施過程中的決策權、知情權和話語權,讓傳統村落保護工作被村民認同、支持,并且獲得收益。
4
既要“留形”又要“傳神”
發掘活化非物質文化遺產,延續原生態的生活氣息、傳統習俗和風土人情,熔鑄現代先進文化,讓優秀傳統文化煥發生機,是古村落保護與利用的重要內容和緊迫而長期的任務。既要保護古村落建筑本體、整體風貌和周邊環境,又要傳承蘊含其間的歷史文化。
古村落里房屋、巷弄、院落、河流、水口、古井、墳地、殘垣斷壁、一草一木,均是物質層面的保護利用對象,而發生于這些物質存在中的記憶、習慣、儀式、信仰、手工技藝等傳統文化同樣重要。
古村落保護利用要與禮堂文化、農民文化樂園活動結合。鄉音、方言、農家菜,說書、唱戲、趕廟會,祈福祭祖傳家風,拜師學藝敬鄉賢,是古村落的靈魂、血液和根脈,是村民樂享生活的常態,也應是古村落開發利用、“旅游留人”的法寶。
而對于將居民整體遷出的做法,則可以采取讓部分居民回流的做法??梢赃M行當地文化展示、美食特別供應,讓地方具有特別的人文文化繼續保留下來,不然,一座只有建筑失去了當地文化的村活不過是一具沒有靈魂的玩偶罷了。
案例展示:
霸王嶺雨林老屋酒店改造項目
霸王嶺位于海南島西南部昌江縣境內,是海南省面積最大的林區,也是規劃綱要首批17個重點景區之一,霸王嶺負氧離子的濃度每立方厘米高達12000個。2008、2009兩年,霸王嶺國家森林公園連續兩年森林旅游接待游客超10萬人次。
雨林老屋酒店位于海南省昌江縣霸王嶺山腳下,原來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青石結構職工舊住房、舊廠房,霸王嶺林業局期望通過設計改造后,打造成一家集黎苗風情、森工文化為一體的森林旅游度假酒店,設計充分體現節能、環保。酒店擁有24棟青磚灰瓦的墅式院落,每套房都配有獨立庭院、溫泉泡池等設施。融和“霸之林、王之木、奇之石、溫之泉”同時也拉開了霸王嶺旅游風情小鎮建設的一個序幕。
項目改造前
原始狀態,上世紀六七十年代
青石結構職工舊住房和舊廠房
宿舍聯排單間,庭院、圍墻
改造后這里是酒店大堂
項目改造后
雨林老屋的24棟小院依地勢而建
分列三排,第三排位于最高處,第一排位于最低處
僅用了8個月的時間完成了改造
雨林老屋酒店改造按照修舊如舊的規劃改造思路,通過修復、加固、重建、保留手工痕跡,營造農家院原生態的建筑風格。
房舍分為三排,最邊側是一條直接通向前廳的石板小道,兩旁是蔥郁的綠色植物,還有翠竹;一套一個院落,進入院子都是打開半人高木門。
夜晚的林蔭小道,這是中間一排的房舍,有起高的陽臺,都是獨門獨戶的小別墅構造。
院落各有不同,有石板鋪的小道,散落各處的鵝卵石,石桌、竹子,設計中充滿意境。進入小院內,有樹有石凳,到了晚上還有射燈,讓人感覺到非常寧靜。
這是帶有桑拿室和溫泉的院子,院中石階上下有起伏,充滿層次感。整個風格既鄉村又現代。
室內裝修豪華,房間分為一室一廳一衛,布局得當,動線合理;裝修采用部分文化石點綴,肌理感很強,衛生間采用大量石灰石和鵝卵石,積極鄉村氣息。讓人有種回歸大自然的感覺。但房間內的設施卻是非?,F代化的,而且配備齊全。
到處是充滿設計感的景觀,大多是生活常見的物品,稍作加工便成了藝術品,石頭、木頭構成了景觀的主元素。
風格獨特的圍墻設計,細高的塔樓、茅草門樓和文化石塊堆砌構成了圍墻,數十米之外就能看到木牌上刻著的雨林老屋四個字。
純木結構的酒店大廳,木梁、木柱的錯落,整個大廳通透寬敞,船木桌椅、紅燈籠、木質窗欞構成了獨特、質樸的民宿風格。進入雨林老屋酒店,會感覺一陣雨林氣息迎面而來,不僅因為它的整個基調很讓人放松,外觀上給人感覺既時尚又古樸。
古村落是祖先留下來的不可再生的寶貴遺產。保護好古村落,喚醒、搶救、傳承、弘揚蘊含其間的民族傳統特色文化,進而開發利用好古村落資源,才是鄉村游正常的開發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