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影響對變化是一個因素,但未必是主要或決定性因素。鄉村旅游會在疫情之后將會加快升級轉型,升級就是提升水平和檔次,轉型就是轉變發展方式和豐富產品形態。
持續三年的新冠疫情,嚴重沖擊了旅游產業,令客源市場和諸多業態時斷時續,旅游需求也發生較大變化,這些可姑且稱之為“疫情特別現象”。個別業界人士將其放大化,稱之為新特征、新趨勢、新規律,一旦上升到這個層面,勢必就要再延續較長時間,否則何以稱作趨勢和規律;從專業的直覺看,疫下多數的旅游現象,似僅為疫情下所特有或暫有,疫情消退后它也很難再加存續。因此,疫情影響對變化是一個因素,但未必是主要或決定性因素。
鄉村旅游會在疫情之后出現哪些變化?我認為,將會加快升級轉型,升級就是提升水平和檔次,轉型就是轉變發展方式和豐富產品形態。這既與疫情因素有些關聯,但更多的則是鄉村旅游自我發展達到這個階段所致。升級轉型不是非此即彼,也不是跨越式的蛙跳,而是積少成多、由現象到態勢的一種漸變,是諸多因素作用和因緣際會的結果。換言之,鄉村旅游在過去的發展實踐中,已在某些領域的某些點位和層面開始了一些變化,只是較為單一、淺顯、局部的,今后這類的變化將更加廣泛、普遍和深入。當然,順應旅游消費趨勢的變化,不能一聲號令、齊步走,而要從當地的實際情況和能力出發,既要考慮資源類型和自身優勢,又要深入研究客源市場,該轉的和能轉的才轉,切忌照搬照抄和生搬硬套。
我國鄉村旅游歷經40年的發展,對全國脫貧攻堅和新農村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在全國順利實現脫貧攻堅目標后,繼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黨的二十大又進而提出“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鄉村旅游發展也將隨之步入升級轉型新階段。
鄉村旅游升級轉型是客觀需要
鄉村旅游發展的升級轉型,主要是國民消費升級與旅游產業自身發展的必然要求,相關的影響因素大致有四個:一是我國居民人均GDP超過1.2萬美元,人們已不滿足鄉村旅游發展的現狀,而對種類、品質、服務等有了更高要求,精品民宿的應運而生、蓬勃發展就是一例;二是經過40年的發展積累,鄉村旅游已具備更新換代、提檔升級的基礎,無論是投資者、還是經營者,大多已不愿因陋就簡、得過且過;三是在全國扶貧脫貧大功告成、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以后,鄉村旅游理所應當由以旅游扶貧為主,轉而緊扣鄉村振興戰略的主題,在多方面積極參與和發揮作用;四是持續3年的新冠疫情禁錮了跨省游的腳步,本地游、就近游明顯趨旺,接近自然、親近鄉野的踏青、騎游、露營、旅居愈加紅火,鄉村旅游顯示出相對特別的優勢。上述這些因素,使鄉村旅游面臨新的要求、新的使命,必然在新的發展階段上,要有所拓展、轉變和提升,以升級到一個更高的版本和水平。
鄉村旅游升級轉型的發展態勢
疫后鄉村旅游發展的升級轉型,可能會呈現以下態勢:
一是旅游投資將更加向鄉村旅游傾斜,這不僅由于廣大農村幅員遼闊,尤其是西部和邊疆地區擁有更豐富的旅游資源,是全域旅游發展的主陣地,而且從開發機遇、政策導向、投資空間、綜合績效看,鄉村旅游也更具有優選性;
二是鄉村旅游產品或業態將更加多元化,除了常見的農家樂、觀光體驗、農家休閑外,投資開發的視野將更加開闊,絕大多數新興業態都可落地農村,尤其是與農村現代產業相融合的“+旅游”業態將明顯增多;
三是旅游方式將由休閑為主、向休閑+度假轉變,也就是由單一和淺表的餐飲+休閑,向有深度的休閑體驗、旅居生活轉變,樂意住下來、呆得住的比例將逐步提升;
四是鄉村旅游的功效將更顯多樣,不論是對鄉村振興和旅游產業,還是對鄉村旅游的各參與群體(開發者、運營者、農民、游客等),貢獻水平和收益率將愈加提升,尤其是可提供更多的就近和穩定的就業崗位;
五是發展質量將穩步提高,鄉村旅游與國民生活的關聯度將更加密切(包括游客需求滿足,當地農民生活改善),長期以來旅游消費的“洼地”印象將逐步扭轉,產品供給、配套服務、綜合保障等有較大提升。
鄉村旅游升級轉型的著力點
對鄉村旅游升級轉型的趨勢,各地在疫后應積極加以順應,重點把握好以下幾點:
(一)進一步認識鄉村旅游的綜合功效
在發展鄉村旅游的大多數地方和時段,脫貧致富曾被視為主要功能和目標,旅游主管部門組織發動了30年的“旅游扶貧”,最后又聚焦為“旅游精準扶貧”;在旅游產業領域,鄉村旅游由最初的拾遺補缺,逐步成長為大眾旅游休閑的重要去處。進入“十四五”后,隨著全國消除了絕對貧困,國民消費水平全面升級,廣大農村進入鄉村振興時代,鄉村旅游將在一些新的領域和層面發揮其功能與作用。
國家大力推動實施的鄉村振興戰略,將通過五個方面(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的發展振興,實現農村發展和建設的現代化。作為依托“三農”資源而發展的鄉村旅游,除繼續發揮致富百姓、鞏固脫貧成果的功能以外,所承擔的責任和義務應遠不止于此,例如:在名鎮古村保護利用上,在傳統文化和非遺傳承上,在村莊風貌改善上,在特色與創意農業上,在農旅融合業態開發上,在鄉村養老與康養上,在自駕露營戶外運動上,鄉村旅游都將以其適當業態和獨特功能,參與到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中。若對照促進鄉村振興的總要求,即“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鄉村旅游將以其自身的產業基礎、獨特功能和綜合優勢,發揮好助力者、開拓者、生力軍的作用。
(二)加強對鄉村旅游的專業指導
過去40年的鄉村旅游發展,以其所依托資源分布的廣泛性,自生自滅的個體經營,小打小鬧的資金投入,自我摸索與模仿借鑒的探索性,形成了全國高低錯落、參差不齊的發展現狀。也有個別地方,由于社會資本和專業力量的引入,開發了一些名鎮老村、精品民宿,出現了效益顯著、后來居上的發展典型,恰好說明專業化的開發和運營對鄉村旅游的極端重要,也預示了未來的發展方向。
加強鄉村旅游發展的專業指導,主要應落實在五方面:
一是要緊扣鄉村振興的主題,在市縣范圍做好鄉村旅游發展的全域性和專項性謀劃,而非僅在其它規劃提及鄉村旅游,以利于在全域范圍配置優勢資源;
二是加強對具體項目的論證、規劃、設計,對不符合市場需求和發展規律的項目,應予以耐心勸阻或堅決否決;
三是加強對扶持和優惠政策的爭取,國家鄉村振興促進法第八章專門就頒布了若干扶持措施(從第五十八條到六十七條),此前國家和相關部委出臺的扶持“三農”、扶貧、新農村建設的很多政策,大多至今仍在適用期,應該積極爭取和充分享受;
四是組織實施旅游服務技術標準和專項工作創建標準,如旅游廁所、民宿、A級景區、度假區、生態旅游示范區等,以利于提升鄉村旅游發展的專業化水平;
五是加強經營和服務人員的專業培訓,包括專題授課、現場教學、觀摩考察,如山東組織民宿業主和基層干部去臺灣考察,西部省份組織去浙江湖州參觀學習。
(三)積極拓展鄉村旅游的新業態
鄉村旅游要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中發揮好作用,就要突破已有業態形式的束縛,以滿足大眾日益增長的旅游消費需求為出發點,以全域旅游的資源觀為引領,深入挖掘鄉村振興中的諸多新興產業和“三農”資源,以互為依托和融合發展的理念,積極開發“旅游+”、“+旅游”的新業態。例如:
一是通過對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現代農業產業園、農業科技園、農村創業園等資源的梳理和發掘,找準滿足游客求新、求知、求趣的落腳點,研究配置專業的旅游接待條件,將其開發為游客樂于參觀和體驗的新領域;
二是通過與特色農業、休閑農業、果蔬種植基地、鄉村手工業等單位的深度協作,探索發展富有生活情趣和參與體驗感的休閑農場、果蔬莊園、田園綜合體、特色小鎮;
三是通過保護性修整古街老屋,發掘梳理歷史文脈、農耕文化、傳統民俗、非遺資源,復興富有文化內涵的農村傳統生活,吸引廣大游客積極參與和品味。浙江松陽縣多年來以復興農村優秀傳統文化為引領,致力于古鎮老村舊居的改造修復,就已取得很好的社會和經濟效應。
(四)順勢推進鄉村旅游轉型發展
鄉村旅游要順應從以休閑為主,向休閑+度假轉變的趨勢。度假形態在鄉村旅游發展中的由來已久,既有購房租房的異地避暑避寒的老年群體;也有專門追求網紅民宿的品質客群;還有出行頻次較高的微度假青年人群。有條件的地方,應積極推動順應轉變、實現轉變。
休閑與度假的區別,除了花費時間的長短,重在游客的體驗和感受,微度假就是這個意思,只要換個環境、有心滿意足的愉悅感,無所謂旅居長短。鄉村旅游不應僅是吃土菜、觀鄉景,還應使游客從鄉土人文和情景中,感受文化、審美、情懷,乃至“詩與遠方”的情感滿足;旅游住宿水平要大幅提升,不能一味擴建簡易民居、筒子樓,搞標準間甚至多人間,應使游客游有起碼的居家感,有個性化的內外裝飾,有可飽覽風景的采光大窗,能體會家庭生活般的溫馨;要研究度假游客的心態和需求,因季、因節、因民俗、因農時開發度假項目,完善度假環境、要素和功能,提供適合家庭游、親子游的可選擇的二三日項目;要抓好鄉村老年度假目的地的提升,增加旅游公共設施和公共服務,切實解決好零散化的度假生活需求,逐步提升市場知名度和影響力。
(五)加快提升鄉村旅游的整體水平
鄉村旅游在歐美國家不是低檔次的,而我國的大多數鄉村旅游卻是“洼地”,產品的品質、服務的情況、價格的水平,幾乎都是“低洼”的。今后要集中精力解決這個短板。一是對帶有普遍性低水平的農家樂,要加強專業指導和針對性幫扶,在突出個性、減少雷同上下功夫,重點加強院落、房舍、設施設備的改造,尤其是要改廚、改廁,將農家樂提升為“小而美”“鄉而特”;二是解決因經濟發展水平制約而落后的西部地區、遠郊地方的鄉村旅游,應發揮周邊資源品位較高、旅游供給總量不足等后發優勢,抓住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全域旅游發展機遇,積極落實國家扶持政策,切實提高鄉村旅游水平;三是把鄉村旅游列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優勢產業和“十四五”旅游行業發展重點,做好資源普查和發展規劃,積極吸引投資開發主體,實施專業性旅游開發,爭取更好地滿足客源市場的需求。
持續近三年的新冠疫情,讓旅游業成為受災最嚴重的行業;最近,國務院疫情防控機構發布了防控疫情的最新20條,為旅游市場復蘇展現了黎明的曙光。相信隨著新冠疫情的逐步消散,旅游產業將迎來生機勃發的春天,鄉村旅游也將加快升級轉型的步伐,不僅為國民提供更加對應升級需求的旅游產品,而且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做出更大的貢獻。
文章標簽